日期:2023-11-09 14:09:09 作者:公共关系与文宣部 浏览量:1700 次
2023年10月27日,为期3天的“北京石墨烯论坛2023(BGF)暨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30周年、北京石墨烯研究院5周年庆典”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圆满闭幕。
本届论坛共有1000余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代表共同出席,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新华网、人民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20余家媒体全程报道,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2万,创历届之最。大会极大地促进了石墨烯行业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我国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大会,十多位院士到场为论坛增添了巨大魅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深圳理工大学(筹)成会明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宇亮院士,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北京大学张锦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院士等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与大家分享、交流了纳米材料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为此,小编特地简要摘录了院士们的报告内容方向,以飨读者。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院士
题目:材料设计新思路
报告介绍了功能性智能二维材料的先进设计及其在能源、生物医药、电子等方向的应用。此外,他还提到二维材料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实现了材料的智能化制备和功能性预测。
成会明院士
题目:氧化石墨烯:从制备到应用
报告简要介绍了氧化石墨烯的氧自由基氧化绿色制备后,重点讲了我国在高质量、高导热石墨烯厚膜的制备和应用探索,氧化石墨烯提金及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发进展将推动氧化石墨烯的发展及应用。
赵宇亮院士
题目:碳纳米材料生物学性质与机制
报告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为这类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并提出纳米毒理化学的新研究方向——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纳米尺度下物质毒理学效应的化学机制与其在体内的化学生物学级联演化规律,阐明纳米毒理学的化学本质。
俞书宏院士
题目:仿生材料与交叉科学
报告将多年来在运用仿生理念设计合成一系列仿生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结构材料和宏观尺度组装体材料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探讨如何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探索研究。仿生材料研究迫切需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需要新的成像、理化分析、高分子合成乃至先进微纳制造技术等。
张 锦院士
题目:烯碳纤维的控制制备与应用探索
报告主要介绍了烯碳纤维材料的控制制备与应用探索,包括烯碳纤维的制备技术和烯碳/芳纶III复合纤维批量制备技术。同时,关注烯碳纤维中碳纳米材料结构单元的组装结构调控及性能传递规律,并探索烯碳纤维在导电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马光辉院士
题目:石墨烯独特的纳米-生物界面效应及其在生物医药的应用
报告讲解了石墨烯独特的二维性质,可以引起细胞更强的应激反应,包括与细胞膜发生水平摩擦/竖直嵌入/三明治超级结构、选择性被细胞内吞、胞内限域折叠、引发细胞自噬以及隐形活化效应。对石墨烯进行合理设计,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满足药物递送、疫苗佐剂、成像传感、光热治疗等需求。
徐春明院士
题目:能源转型下的学科交叉领域:低碳智慧化工
报告在对我国能源结构组成及二氧化碳排放现实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理解与判断。着重介绍石油化工高质量发展以及绿电、绿氢的应用,绿电规模化消纳需要的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以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低碳智慧化工”等。
官方微信